《大学生就业指导》“课程思政”教学案例 案例(五)

点击数:10 更新时间:2021-10-15

:全网所有网赌网址大全          

课程名称:大学生就业指导

主讲教师:窦健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称:助教

适合章节:第一章第二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时:1

一、教学目标

(一)课程教学目标

课程章节:第一章第二节

教学内容:就业形势

教学目标:

知识目标:熟悉并正确认识就业形势;

技能目标:甄别并研判当前就业形势;

态度目标:做好心理调适,积极适应就业形势;改变学生无就业目标、多就业目标现状,树立正确的择业观。

(二)思政育人目标

通过“明星毕业生”王丹基层就业案例,联想身边的求职榜样,激发对毕业后职业梦想的憧憬,引发学生的思考、激发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——专业对社会的贡献之大、树立专业自信。

二、案例开展的意义和价值

“明星毕业生”王丹基层就业案例的引入,展现我校北大荒精神育人,服务农业行业的就业特色。面向行业,面向基层,立足龙江,服务全国。着力培育知农爱农情怀;聚焦学生成长需要,着力营造满意就业环境。毕业生具有“忠实的政治品格、扎实的专业素质、务实的工作作风、踏实的生活态度”“四实”特色,鼓励学生到基层工作并向优秀代表看齐。

 


三、案例内容

黑土洒汗水  青春绽华彩

 ——2004届农学院园艺系的毕业生王丹事迹

在中宣部的网站上,有一篇题为《水稻的女儿》的纪录片,片子讲述的是个短发、大嗓门、泼辣的女技术员,谈起工作来一脸严肃,说起水稻来两眼放光,她就是王丹,一个在水稻试验田中成长起来的,有故事的人。

她是土生土长的北大荒第三代,出生在北兴农场朝阳林场,那里一家只有几十亩地旱田,因为不懂用药,满地大草只能用手拿,小时候跟着父母在地里干活,跪倒爬起,忙活一年却挣不了几个钱。那时候,她的梦想就是,长大以后学本领,带领相亲们致富。

2004年毕业于十大信誉网赌大全官方版农学院园艺专业,2005年春,来到前进农场科技园区。那时候的园区没有办公室,试验地边上有一个地点的管理房,住着雇工,她们占用了一个房间,挂上科技园区的牌子,就算安营扎寨了。那时试验田只有10亩地,两个人,一个砝码天平、几根格尺、笔、记录本,几本参考书基本就是全部家当。当时的条件虽然艰苦,但对她来说,这个岗位却是弥足珍贵的,因为她终于有了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的舞台,她内心充满了神圣感,干起工作来就有无数的劲头。

前进农场是水稻大场,科技园区服务的对象是水稻种植户。刚开始旱田改水田,许多种植户不懂水稻栽培技术,还有不少出现了药害。他们拿着得病或受害的稻苗找到她时,看着他们那焦急的样子,期盼的眼神,她知道这稻苗背后是一家人的积蓄和一年的指望,她不忍心说抱歉。因为学的园艺专业跟水稻有很大不同,为了快速掌握水稻专业知识,她就买回来水稻栽培、管理、防病等方面的书籍,边学边干,遇到不会的就向老技术员请教,上网查找,碰到实在弄不懂的就给大学老师打电话求教。就是用这种笨方法,她硬是从一个外行,变成了农户心中的小专家。

2008年春天,园区主任一职出现空缺,她主动请缨要担当重任,并立下军令状,干不好,就回家哄孩子去。从别人领着干变成了领着别人干,压力可想而知,她每天白天要跟着同事们一起干活儿,搞试验;晚上学习充电、查资料、做计划、整理记录。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。为了集中精力工作,把孩子送到200多公里远的婆婆家。那一年体重由生完孩子后的130多斤一下子降到了110斤。

科技园区是一个大的练兵场,9年里,共有35名大学生在这里工作过,他们都是来自不同地方,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。在王丹同志心里,他们都是年轻人,要给他们时间和空间,让他们成熟,长大。她常常用自己现身说法,拿她刚开始参加工作犯的小错误,有的小情绪来开导他们,鼓励他们敢于担当,勤于自省,学习实践相结合,边干边学就能成才。几年时间,共计从园区走出去19名优秀的大学生,充实到了农业生产各条战线。她就像大姐姐一样,从生活和精神层面上帮助和照顾着大家,用乐观积极的态度,对待工作和生活,带领着她的团队前行。

付出就有回报。这些年,园区的试验田已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现在的500亩,她们先后做了品种、栽培、新机械、肥料、植保等各种试验上百项,成为指导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。科技园区多项试验的成功,不仅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,也得到了农场种植户们的信任。种植户从选种、育秧、用药各环节都经常打电话向她咨询,园区也有了“科技直通车”,开通了园区网站、电话服务热线,为种植户发放科技联系卡,她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。科技园区每年平均为农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上千件,开展大大小小的各种培训二十多场。在她们的辛勤努力下,水稻生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从纸质秧盘育苗到毯式钵育秧盘育壮苗,从手推播种器、盖帘覆土到电动播种期覆土器,从木槽子浸种土炕催芽到芽种工厂集中浸种催芽,从经验施肥到测土配方优化施肥,有物联网现代农田管理技术系统,实现水稻生产全程“托管”,用手机就能操控管理;有了“空间电场”用物理方法预防控制水稻病害,减少了农药的使用,实现绿色稻米生产。在她们的努力下,农业生产标准提升了,科技含量提高了,产量增加了,效益上来了。一路走来,她们跟水稻事业一同成长。自2008年王丹任主任以来,她带领科技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级、省级、总局级科研实验项目22项,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9项,辐射带动全场79万亩土地,累计为农户增收3000多万元。建成了集农业试验、土壤化验、植物保护、科普教育、培训示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科技园区。她的团队多次荣获总局、管理局 “新长征突击队”、“感动北大荒群体”和全国“工人先锋号”等。园区发展成为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、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示范基地。同时她个人也收获了建三江分局当代优秀青年大学生、科教工作贡献奖、巾帼建功标兵、管理局劳动模范、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劳动竞赛先进个人、2012年全省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、总局“三八”红旗手等荣誉。并于2013年10月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组织的“筑梦龙江,我的奉献梦”宣讲活动。

王丹十分看重学习的分量。不论何时何地,有机会就学。她认为,坚持学习才会有新的进步,持续有新东西进到脑子里是创新突破的灵感源泉。考虑到种植水稻每年都需要很多的育苗土,随着种植水稻年限的不断增加,育苗土来源将会成为水稻发展的制约瓶颈。她就不断的通过网络、期刊等了解相关材料,上网买来各种基质、育秧片等替代材料样品进行尝试,失败了很多次,但她依旧没有放弃。如果你问她,最希望什么,她会说,希望农业不再是个靠天吃饭的产业,在制度和科技的共同努力下,农民可以增产还增收,让种地有奔头!她常常鼓励身边的大学生要有自己的追求,人活着就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。她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园区主任,心里装的却是绿色米都的水稻事业。

有梦有爱有担当,她走到哪儿,就把这份梦想,这种执着传递到哪里。前不久王丹作为农垦系统的唯一一名代表,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组织的“筑梦龙江,我的奉献梦”宣讲报告团,在讲台上,王丹动情地说:“人,怎样才能变大呢?人的肩上只有加上担子,有了压力,才能成长的更快,变得更强大。咱们科技人员肩上的担子,一头挑的是领导的嘱托,另一头挑的是乡亲们的期盼,用科技力量,助农业增产丰收!”她的梦想,是让乡亲们多打粮,过上好日子。正是这个梦想给了她不竭的动力。

相信,不管前进的路上有多少难题跟障碍,都阻挡不了她追梦的脚步。在她身上闪耀着北大荒人的精神之光,在她胸膛里跳动着一个科技人的赤子之心。她像一盏灯,照亮着一批黑土地的青年人,向着梦想前行!

 

一、教学反思

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,通过实践激发学生服务基层的自信心、自豪感、责任感,使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,让学生认识到好好学习的同时,要响应国家的号召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,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!